一、调查摸底建立台账,掌握第一手信息
街道党建办年初对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进行整体“拉网式”排查,重点针对三年以上长期不发展党员村、大专以上学历和35周岁以下年轻党员进行调查摸底,全面掌握本辖区党员队伍的整体情况,建立解决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台账,摸清底数、弄清症结原因和解决措施。同时对各村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了解摸底并重点宣传,鼓励其向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;同时对街道大学生临时支部党员进行摸底调查,建立符合转接条件的党员台账,为解决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提供有力保障。
二、采用“靶向治疗”方式治理,精准发力直击“病灶”
实施一村一策原则,针对长期不发展党员村的不同表现,逐一精准确定“病灶”,采用靶向治疗方式,坚持标本兼治,分类推进,因村破解症结。针对软弱涣散村,坚持先整治后发展的原则,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增强党支部班子战斗力,打牢基础,再培养发展。针对宗族派性斗争激烈的村,采取“平衡各方”的办法,通过同时推荐2-3名群众基础好,表现优秀各派的优秀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发展。针对后备人选不足的村,以帮带培养、教育引导、宣传发动为重点,鼓励农村优秀人才等递交入党申请书,对优秀人选进行重点培养,储备一批,发展一批。针对短期内难以发展党员的村,采取将在本村居住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、私营企业主、离职工人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本村。目前,列入街道解决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台账管理32个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,已全部解决。
三、运用“履职指数”考评,层层夯实责任
结合《农村干部“履职指数”考评办法》,将破解长期不发展党员村工作纳入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,每月进行调度考核。对出现三年不发展党员村,实行层层约谈,党委副书记约谈存在三年不发展党员村的总支书记,组织委员约谈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党组织书记,及时督促提醒、分级推进工作,制定破解方案、明确工作措施、限期完成整改。对于进展缓慢、工作不力的村,纳入重点管理,街道党工委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重点约谈,总支书记和包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,村干部按照《“履职指数”考评办法》进行经济处罚并取消评先树优资格,对工作长期被动、出现不良影响的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组织调整,倒逼工作压力,确保责任落实到位。